我的焦虑

赚钱项目太多,越看越焦虑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

焦虑是一种病。我们总是在抱怨事与愿违,却不愿意回头看看自己、想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蠢事情。


原来好多创业者都焦虑,他们其实患上了一种病,叫 Shiny Object Syndrome(简称为 SOS),中文翻译成闪光物体综合症。

典型表现就是,你无法专注于手头的项目,因为还没等你做出结果,就有更炫、看着更好的新项目出现,成功吸引你的眼球,于是你转向它,然后很快,又转向另一个耀眼的新热点,如此循环往复,一事无成


这个病传染性很强,而且不分国界年龄性别,自古有之,只是因为信息爆炸的缘故,患病的人越来越多,发病频率越来越高。


中文也有句类似的老话儿,叫「这山望着那山高」。结合另一句老话儿,叫「望山跑死马」,预示着得了这个病的人,结局往往就是在转移中焦虑,在焦虑中崩溃,像我那样。

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要认识到,任何项目都存在学习曲线,上手时快,爬坡时难,多聪明的人也无法幸免。要把枯燥的那一段时光熬过去,才可能柳暗花明、苦尽甘来。好理解,也不难操作。所以很多人只要刹下心来把手头的项目做出结果,都能很快痊愈


但我深挖了一下自己的思想根源,我发现自己的病比一般人更严重一点,就是人家至少确定过要做什么事情,只是分了心,而我虽然明白要专注,但是不知道该专注到什么项目上。

我静下心来总结,自己有阅历有野心,思维开放,学习能力强,也能吃苦我一直在寻找的,就是一种轻松、快速、持续地赚很多钱的方法(请注意这四个修饰语)


你要找的,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实现的梦想,每天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诀窍当然有,但你找错了地方,它不在精华贴里,也不在生财里,而是在另外四个地方,分别是白日梦里、吹的牛逼里、刑法案例里,以及各种割韭菜的销售文案里


你如果想发财,不要想赚钱多不多、快不快,而要想清楚你要做什么来赚钱。


所以,我想明白了治我的这个精神病的疗法,那就是,选一件自己热爱而有市场的事,做到最好

然后,我的生命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左晖老师去世了。一个大学同学跟我提起他时,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当时同学很感慨,说左晖说过的一句话让他受益匪浅,叫「做难而正确的事」


我重新装回星球 APP,重新打开生财,重新看生财日历、读精华贴。

我总结出了关于选项目的 4 个关键认知,和我一样野心很大又很迷茫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01.  认知一:需求为王 

客户需要什么才最重要你有什么、会什么都不重要,不会可以学,没有可以买,自己不行还可以找合作伙伴

有的时候,用户说他们想要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

客户说,我想买个挖土的铲子,卖给他 10 元一把的是普通生意人,卖出去 100 元一把的是销售高手,帮他免费挖坑、送他一把铲子,然后长期卖他各种花和肥料还提供关怀、解决问题,后来邻居们看到她漂亮的花园后都找过来让你服务的,是商业大师。

任何人都有可能看准机会,甚至只凭运气,就赚一笔大的。但能长期稳定的把生意越做越大的,考虑的出发点从来都是客户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改善自己的产品结构和服务体系。

你的价值能实现多少,就体现在你:
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如何为每个客户满足更多的需求?
如何为更多的客户满足需求?
如何为客户长期满足需求?
如何算大账不算小账,让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心地找你来满足需求?

产品是手段和中间环节,需求才是本质和目的
产品在变,需求没变。马车变成特斯拉,悦来客栈变成如家,而已。

研究和理解人类的需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有了对需求越来越透彻的了解,你的产品、文案、服务也就有了越来越靠谱的标准


 02.  认知二:一辈子太短,只够做好一件事 

500 强和财富榜上的公司都有明确的主业。榜上的大富豪们,都在沿着一个方向矢志不渝。

你看见或听说我们的亦仁老师做别的事了吗?以他卓越的才能与见识、丰富的信息来源、无以匹敌的人脉,他同时做一百件事都应付得来,但为什么只专心地做生财有术这一件事?

我们比亦仁老师聪明吗?那些财富榜富豪们都遇不到更好的项目吗?

这背后的道理是,哪一个项目都能发财、发大财,只有你想换成的那一个,不能。

找到自己的方向,确定明确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是成功的基础。

当然,这也不是说你随便选一个项目坚持做,就能发财。


 03.  认知三:做难而对的事 

因为我们野心大,所以我们最终只能做一大摊事业,它注定是一般的人做不了的。那肯定要选「难」的事。

难很容易理解,你觉得难,别人也会觉得难,才能把一般人挡在门外。

然后你不停地加码,做更难的事,门槛就可以越垒越高,高到没有人能撼动你的市场,不敢轻易动与你竞争的念头

而你做的事当然是符合第一条认知的,你专注地把客户的需求满足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客户相信你、喜欢你、依赖你,形成了越来越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那么「对不对」怎么判断、谁来判断呢?
答案是,由你自己来判断。

项目没有好坏,只有爱与不爱。别人说的只能参考参考,还是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别人可能觉得邓亚萍举重更有优势,但她就喜欢打乒乓球,也用成绩证明了热爱 + 专注比天份更可贵。

别人说你应该做咨询,但你知道其实自己最想做社群。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一定要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

对项目进行筛选绝没有错,尤其在价值观上不要妥协。

做喜欢乃至热爱的事至少有三点好处。

第一点好处是,你的人格更完整,不会纠结和分裂,没有隐患,更容易成功。

我是想说,立场很难客观,不用管别人的看法,不跟自己较劲就好。你说我低级,我说你装逼,都没意思。

你觉得对就坚定地做,并且做到最好。表里如一最勇敢,也最令人佩服

第二点好处,就是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对别人来说是咬牙坚持,对你来说,是乐在其中。你更容易胜出

第三点好处,退一步讲,如果最后没成功,那些在不喜欢的方向上坚持到最后却没有收获的人最可怜。而你其实是铁定不赔的,因为至少能赚一个开心的过程


 04.  认知四:重视互联网的记忆力 

互联网神奇的地方大家都不陌生,它对空间的穿透、触达的精准、光速传播、长尾效应,不必多说。但它的记忆力,对时间的穿透力,千万不要忽略。

我们应该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互联网的力量。

就像产品的形态在变,人类的需求不变一样,信息的载体会变,但内容的价值不会变。善加利用的话,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人们一样会搜索到甚至更容易搜索到我们留下来的那些真正具备价值的内容

我们想不想、能不能变成这个数字化世界里的灯塔甚至北极星

打一枪换个地方,被封号重新再来这种事,太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机会,也浪费互联网以及未来对你的美好期待。




想清楚上面 4 项认知以后,我基本上就不焦虑了。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热爱学习,对信息的搜索、整理从不厌倦,我爱刨根问底,思考千奇百怪的问题,我还喜欢给人讲课。我的长处是英语、综合性的 IT 技能,和清晰的表达

所以我很适合做一个培训者,我应该做网课,我要做最好的把孩子引导上生财之路的导师。而且我不光要给中国家长讲,还要给外国家长讲。

我要一直研究创业与赚钱的方方面面,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内容生产者。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我会持续的用自己越来越丰富的经验与越来越成熟的思想,去鼓励和帮助包括我两个女儿在内的年轻人创业。

虽然目前我还是个刚入门的学徒,而且是个已经 50 岁才入门的学徒,但我很有信心。

闻道有先后,有亦仁老师在前;术业有专攻,有那么多师兄弟姐妹在侧,我跟在全中国最纯净最上进最会搞钱的一群人身后,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呗。

我这么乐观的理想主义者,不怕苦不怕累的终身学习者,一定会追赶到前面。

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愿望,就是,做生财老年组的排头兵。